民族英雄—景廷賓〈比十月圍成激烈比霍元甲更振奮人心的真實故事〉

東召村邊的古漳河,經歷了冀南歷史上發生的無數次風風雨雨,見證了人間的悲歡離合,蒼老得再也淌不出眼淚。在廣宗縣一帶,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機關子槍,洋大炮,隔著魏村打東召。”景廷賓起義過去了百年,廝殺聲已經消失在歲月的天空,但景廷賓的故事依然在民間流傳,景廷賓的威名依然令人敬仰。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春天,廣宗縣知縣王宇鈞與法國傳教士議定地方賠款白銀一萬多兩,強迫各村按地畝的多少攤派,引起極大民憤。同年秋天,莊稼歉收,新任知縣魏祖德強行攤派,浮收兩倍以上,再次激起民憤。

廣宗聯莊會推舉景廷賓為代表,和地方政府進行交涉,提出“中國人不納洋差”,知縣答應豁免東召村的洋捐,但不答應景廷賓豁免全縣洋捐的請求,雙方僵持不下。景廷賓傳帖聚眾,在縣城武裝抗議,宣稱“所有地丁捐稅概不繳納”,贏得全縣百姓擁護,東召村遂成全縣的抗差中心。

景廷賓生於聞名的梅花拳之鄉,自小酷愛武術,進京趕考的時候,先耍制石,再耍大刀,時間一長,掌心出汗,大刀脫手,景廷賓急中生智,抬腿用力,勾起大刀,重新接在手中。監考的恭親王問他用的是什麼招試,他介面回答說是金鉤釣魚。恭親王見他武功超群,點名要他留用在恭王府。景廷賓應考的傳說和御前侍衛李永吉的應考情況大體相似,都是因掌心出汗失招而無意獲清廷青睞。景同科回憶說其祖父曾做過皇帝叔叔的保鏢,光緒皇帝的叔輩中以恭親王奕昕最得慈禧太后寵愛,大權在握,是清廷炙手可熱的人物,在這樣的人物手下當差,可見景廷賓武功非同凡響。

庚子動亂之後,京城平穩,因家中有事,景廷賓請假從北京返裡,趕上廣宗縣攤派洋差之事,四方鄉民紛紛推舉他為代表,與官府談判,景廷賓為民請命,被民眾擁戴為各村“聯莊會”總團頭。

抗差運動震驚了保定總督府,直隸總督袁世凱驚慌失措,未及上報,即刻指示大名鎮總兵何永盛、正定鎮總兵董履高率領軍隊連夜前往廣宗鎮壓,企圖迅速撲滅這場未成燎原之勢的大火。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正月二十五日晚,清兵分撒路圍攻東召村。景廷賓在寨牆上架起土炮,指揮義軍和村民用抬槍和大刀抵抗。袁世凱的士兵用的是快槍洋炮,義軍用的是大刀片和長矛,鐵鍁磨的飛快,叫做“簸萁刀”,義軍撿起清兵的子彈頭,酸棗核大小,不相信這東西能打死人,成群結隊呐喊著沖向清兵,未到清兵陣地,義軍就倒下一大片。消息傳開,各村鑼鼓敲響,鄉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東召支援景廷賓,有掂鐵鍁的,有扛鋤頭的,有扛耙子的……東召一戰,軍師劉永清身負重傷,景廷賓的堂弟景廷貞壯烈犧牲。據上年紀的老人講,打東召的時候,廣宗一帶的村莊幾乎都有青壯年參戰,或負傷,或戰死,東召附近村莊戰死的更多。

景廷賓率部轉移到巨鹿廈頭寺,與聞訊趕來的義和團首領趙三多舊部會師,樹起“官逼民反”、“掃清滅洋”兩面大旗,正式宣佈起義。口號一出,各地群眾積極回應,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三四萬人,起義勢力橫跨冀、魯、豫三省二十四個縣域,很快形成一支擁有十六萬人的起義大軍。在巨鹿廈頭寺,景廷賓被推舉為龍團大元帥,劉永清為副元帥,鄭安志為先鋒,趙三多、趙清太等人為主將,趙三多舉薦南和縣水月寺老慈和尚(原名郝振邦)為軍師,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編列為營,成為一支統一號令、訓練有素的起義大軍。景廷賓選擇件只村為大元帥府,件只村在廣宗、巨鹿、南宮三縣交界地帶,遠離縣城,寨牆堅固,易守難攻,這裡沙丘連綿,樹高林密,善於隱蔽。而後,起義軍攻威縣,殺神甫,焚教堂,所到之處,重創清軍。

景廷賓起義引起清政府極大恐慌,保定戒嚴,袁世凱急奏朝廷,各國駐京公使敦促清政府派兵進剿。西太后怒不可遏,懿令光緒皇帝頒發諭旨,嚴令袁世凱“迅即添派營隊,將該匪首擒獲,盡法懲治,並將餘匪從速剿滅,務盡根誅”。4月初2日,總兵段祺瑞、馮國璋統軍開往冀南,由南宮進入廣宗境內。清軍馬步炮兵40余營萬餘人兵分三路圍攻件只村,營務處道員倪嗣沖會同佈置,德日法聯軍六千人也開赴南宮,待命“助剿”。袁世凱親臨前線指揮,他們先用大炮轟擊,步兵衝鋒,馬隊在兩翼包抄。打開寨牆後清軍攻入村內,義軍將士手揮大刀長矛與清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許多義軍將士壯烈犧牲。為了保存實力,景廷賓帶領部分義軍沖出重圍。

景廷賓帥餘部轉到成安一帶,在河南邊境臨漳縣(今屬河南省)郭家屯村與清軍展開最後決戰。由於彈盡糧絕,敵我力量懸殊,景廷賓不幸被捕。7月28日,景廷賓在威縣慘遭殺害,時年41歲。趙三多突圍至巨鹿姬家屯被俘,在南宮監獄絕食七天而亡,終年62歲。

景廷賓的孫子景同科回憶說,景氏在東召村是大戶,景廷賓弟兄四人,排行老三,景廷賓有三子一女,打東召那年,長子少文年方18歲,次子少賢14歲,三子少鵬12歲,少鵬便是同科的父親。長子少文隨景廷賓轉戰南北,與景廷賓同時就義,年輕無後,景廷賓僅有兩子下傳,現東召村景廷賓墓是衣冠塚。

景氏家族雖然不是豪富,但習文尚武成風,景廷賓高中武舉,景家同時考中了三個秀才,一天裡來了四次喜報,鄉人爭相祝賀,稱作“景半席”。景廷賓性情豪爽,為人義氣,頗得鄉民敬仰。光緒十九年重修東召村邊的漳河橋,景廷賓捐獻京錢17000吊,名列首位。今重修石碑依然立在橋頭,景廷賓的大名赫然在目。

景廷賓最終被俘,押解威縣西門外淩遲處死,那裡是景廷賓率眾殺死法國神甫羅澤溥的地方。據傳西太后對這個朝廷命官的反叛極為震怒,景廷賓的頭顱曾奉命送往北京,西太后要親自查驗景廷賓是否真的被處決。

景廷賓起義失敗後,景家被抄家沒籍,景廷賓的妻子攜年幼的子女四處躲避,過起了流亡生活。景廷賓與其長子少文同時就義,均未尋到二人屍首,景同科5歲時,其祖母去世,其父親景少鵬在世時,對於父兄的遇害和兒時的逃亡極為傷心,對往事閉口不談,所以年已80歲的景同科對祖父的詳情瞭解甚少。

2001年,在景廷賓起義一百周年之際,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義和團中國和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倫敦大學狄德滿教授將景廷賓就義前的照片翻拍後送予山東大學路遙教授,照片是當時在威縣的法國傳教士拍攝的。至此,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可以看見景廷賓的真實形象了。披夾帶鐐的景廷賓,身穿粗布衣褲,雙手抱與胸前,正視前方,目光堅毅,神態安然。據說景廷賓臨刑前高喊口號,號召人民前赴後繼,感染了所有在場的群眾。

景廷賓的故居是一個大院子,房子早就改建,院子裡雜草叢生,正房裡擺放著一些景廷賓用過的東西,象瓦罐,麻油燈,馬燈,硯臺,以及打東召義軍用的簸萁刀(鐵鍁),條几正中是景廷賓的胸像,門後是景廷賓的木制衣架。景氏家族雖然有不少得功名的人員,但是並不太富有,充其量屬殷實之家,所以景廷賓的用具看起來比較樸素。

出胡同左拐的臨街門樓,是軍師劉永清的祖居。景同科介紹說,街南原是一個閑園子,景廷賓和劉永清在劉宅議事,指揮義軍在園子裡練武,劉永清是秀才,文韜武略,滿腹經綸,他戰死後,軍師是一個外地的和尚(指老慈和尚)。事隔百年,劉宅尚存原貌,掛鐵釘的街門和門框上有多處穿透的圓洞,那是清兵的毛瑟槍留下的槍眼。當街平放的寨門被子彈打得七瘡八孔,就連漳河橋頭的重修石碑也是彈痕累累。景氏後人院裡的大水缸有兩個槍眼,從補丁情況看,乃事後不久請人修復,繼續使用到現在。

景廷賓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其影響巨大,意義深遠。著名學者章太炎在其《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一文中說“義和團初起時,惟言扶清滅洋,而景廷賓之師,則知掃清滅洋矣”,說明民眾日漸覺醒,認清了西方列強的反動本質,對滿清政府已經絕望。袁世凱在鎮壓景廷賓起義的過程中也意識到,全國各地的抗捐抗差風暴不是農民大眾單方面的因素,需要政府協調各方面的關係,所以他在給清廷的奏摺中說“局外之吹求,固不難捕風折詞;當局之經營,不得不通盤籌畫”,反映了部分朝臣對清王朝前途命運的深深憂慮。